政策加碼微電網,分布式光伏及再度升溫鋰電市場。
日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名單的通知》,28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獲批。據悉,這批項目帶來的新增光伏裝機量為899MW,新增電儲能裝機超過150MW。其中,昌盛日電、陽光電源、北京能源、協鑫集團、國網、南網等6家企業作為業主單位進入該名單。
據高工鋰電了解,國內光伏和風電儲能領域中,鋰電池裝機量占比最大,市場份額高達60%以上。相關數據預測,今年鋰電池在微電網和新能源應用的儲能系統市場空間可達200MWh-500MWh。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帶動,鋰電池價格正在經歷一輪大范圍成本下降,而在成本下降之后,鋰電池在儲能領域的優勢將會進一步凸顯。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動力電池價格開始大幅度下降,電池模組上:磷酸鐵鋰、三元電池、鈦酸鋰電池三大類電池價格平均各自下降0.3元/Wh。其中,圓柱單體電池均價已降至1元/Wh。
高工鋰電粗略梳理發現,目前包括比亞迪、中興派能、遠東福斯特、中天儲能、億緯鋰能、實聯長宜、淄博火炬等多家電池企業都在布局微電網儲能領域。其中,中天儲能已經成功拿下江蘇省分布式儲能技術裝備產業化應用示范項目――“光儲充”一體化微電網。
自去年年底新能源汽車政策調整,補貼退坡后,動力電池企業與整車廠降成本壓力倍增,目前雙方正在進行持續性議價博弈。對電池企業來說,更為痛苦的是,上游鋰、鈷、銅箔、三元材料、碳酸鋰、包裝材料等多款鋰電材料又輪番漲價。
面對上下游的“擠壓”,動力電池企業開放視野,瞄準前景美好的儲能領域提前布局對企業本身發展來說更具戰略意義。
閱讀量:1
閱讀量:24